目前农村中,仍有不少劳动力是富余的,这个比重还很高,而且年龄偏大。他们并不是不好的劳动力,只是他们不再是那个20多岁,希望离家越远越好的孩子,他们需要顾家。但这时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这样又能产生一批新的劳动力的供给。这样就能延长人口红利,第一梯队紧张了,就去挖掘第二梯队——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如果我们有紧迫感,能早点认识到问题所在,帮助培训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技能,就能促进产业的跨地区转移,延长人口红利。
《21世纪》:目前中西部的工资跟东部沿海的工资有趋同的走势,这是否会阻碍产业的跨地区转移?
蔡昉:目前还没有平衡,地区间的工资还是有一定差距。现在出现中西部地区工资上涨得很快,是暂时的。由于过去中西部没什么企业,现在越来越多,这些企业落地之后,发现很多人都去到外地打工。即出现了短期的供求关系的矛盾,这些企业需要用实在的工资去吸引工人回来,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工资涨得也比较快。
我判断,各地的工资仍会持续上涨,但沿海地区上涨的压力会更大,中西部地区的涨幅会相对缓和。目前有一个指标,叫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会有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立案,有些在进入法律程序之前就调解了,有些还进入到法律程序当中。沿海地区是这些年劳动争议案件的主导,70%以上的案件都发生在沿海地区。因为我们知道,劳动争议主要还是争工资,也就是说沿海地区对工资的争议要求会更高,因此,沿海地区涨工资的压力也会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