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是这样的,当中国的人口红利快到尽头,出现劳动力短缺、工资成本上升,中国在劳动力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要想保持经济的增长,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率,有资源重新配置产生的效率,这涉及到产业的转移;也有企业内部的效率。企业的效率,自己能实现,但作为政府,需要给予企业以激励,需要有“创造性破坏”的环境。如果没有这个环境,企业会丧失动力,中国经济也将不再增长。当中国经济不再增长,在中等收入的行列中,呆得时间久了之后,那就是中等收入陷阱。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收入不再增长,经济也不再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这时更加不可能改善收入分配:因为当你不能做大馅饼,而试图实现公平地分配馅饼,这不大现实;馅饼只会越分越不公平。最后,很可能出现“拉美现象”:收入分配不公,人们的期望和现实不一致,大家对公共政策不满,最终进入经济停滞、社会冲突、政治不稳定的状态。
《21世纪》: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延续到什么时候?
蔡昉:根据我们的测算,今年是最后一年,2013年人口红利就将结束。到2013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不再增长,是零增长,之后就是负增长。2013年将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转折点。与此同时,人口抚养比,即劳动力所需要支持的抚养人口,也不再下降,明年降到最低点,之后就会上涨。人口红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用一个统计指标来监测,人口抚养比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预测结果是这样,但我们也不希望人口红利消失在明年。做出这样的结论,是希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去努力挖掘,或者延长这次人口红利。因为中国如此之大,地区间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人口结构差异都很大。因此,当沿海出现招工难的现象,中西部地区还有劳动力转移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