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400-633-4033
蔡昉:2013年是人口红利消失转折点 2012年是人口红利最后一年
2012-04-04 11:26:40  |  21世纪经济报道  |  周潇枭

一边是民工荒,一边是就业难。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就业现实。

今年2月初,国务院转批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中,又明确指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未来仍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且要在制定国民经济、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时,要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予以考虑。

在人口红利几近消失的中国当下,就业格局究竟是怎么样的?政府在促进就业中,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中国经济如何保持持续发展,是否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发达国家?目前又需要为此做什么调整?

针对这些问题,本报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

结构性就业难

《21世纪》:中国现在很多地方都出现用工荒的问题,但最新出台的《促进就业“十二五”规划》中,仍然强调“十二五”期间的就业总量压力在持续加大,未来中国就业会是一个大问题吗?

蔡昉:这里存在一个极大的误解。在西方国家,劳动力短缺是劳动力市场的常态。欧美、日本、韩国长期都是这样,但他们的政策从来不说“就业不是问题”,相反他们把就业问题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也就是说,劳动力短缺和就业难,从来都是并存的。

本文共8页 12345678
更多关于【人口红利】的新闻
[下篇文章] 人民网(603000.SH)4月18日网上申购 拟发行不超过6911万股
[上篇文章] 消息称雅虎将宣布大规模裁员计划 据说只是“冰山一角”?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西南在线。
Copyright © 2006-2020 sw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网络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