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后,他们不仅收回之前的损失,还略有盈余。2014年1月,趁热打铁,夫妻俩又申请了家庭农场的经营执照。“现在赶上了好时候,农业致富的路越走越宽。”杨运勇说。
事实上,杨运勇事业再度起步,关键是踏准了产业与政策的节拍。2014年,三台县正式提出,“要持续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之一,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被放到了重点扶持对象的位置。
三台县还专门为家庭农场量身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优先享受国家财政各项涉农补贴政策、财政贴息,给予每个示范性家庭农场10万元以内的奖励性项目扶持等。同时,三台县整合项目资金240万元,再加金融部门投放贷款576.3万元,用于支持家庭农场扩大规模、打造品牌。
农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优惠政策,带动了一股返乡务农的创业潮。“主要是家庭农场,今年新增的120多个,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返乡者开办的,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三台县农业局局长陈文光说。
一个家庭农场就是一个示范点
在开办家庭农场之前,岳良明已是一个成功的水果批发商。2013年,岳良明投入70多万元,在潼川镇流转了50多亩土地,专门种植他新引进的5个葡萄新品种,他的野心不小:除了种葡萄,还准备建酿酒厂,打通葡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