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创业热
2014年12月24日,在三台县西平镇杨运勇夫妇的塑料大棚里,土豆苗叶片翠绿,生机勃勃,与大棚外萧索的冬季景色截然不同。看到这幅景象,杨运勇不禁盘算起一年的收成。自从4年前批发生意失败后,他靠返乡搞家庭农场才得以翻身。
离开土地,又返回土地,正成为三台县的一个新现象。近年来,返乡创业的人多了起来,但农业也不是其中热门选项。直到2014年,这一年,三台县家庭农场由20多家猛增到189家,流转土地规模也一跃增加到1.8万亩。
前两天又有几位返乡的朋友来考察,杨运勇最清楚他们的心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三台搞农业最有出路。”
土地成为创业的“热土”
杨运勇的生意曾经“折戟”,是土地给了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2010年春节,杨运勇夫妇从广东回到了老家三台县花园镇。时值麦冬价格飙升,夫妻俩就做起了麦冬生意,但由于市场行情波动,辛苦赚来的200余万元打了水漂。无奈之下,他们将最后的60万元投向土地,流转了19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