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已经过去了,可我想扩建牛舍的30多万元资金还没有着落,今后不知该怎么办。”谈到自己的养牛事业,黑龙江省海林市农户鲁叶芹在电话的那端,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连声叹气。
而在与其相隔千里之遥的西北,甘肃省白银市养猪合作社负责人史治军也愁云满面。眼看为期两年、额度8万元的信用贷款就要到期了,还款压力大,再加上生猪市场持续低迷,对未来发展只能以“保持现状”来安慰自己。
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让人深深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失落感和焦灼感。然而,这与人们对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金融业全面深化改革频频叫好的场面似乎大不协调。
作为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的农村金融领域恰如举办了一场“盛宴”,许多社会各界期盼已久、极具现实意义的“措施佳肴”在这一年被推出,不少激动人心的“政策美食”被逐步落到实处。在这场“盛宴”中,广大参与者欣喜地看到,从业界发现问题到政策出台再到具体落实,这样的周期正在缩短。监管部门努力拉近市场与决策层间的距离,对现实问题做出更加敏捷的回应,让金融改革这场“盛宴”的内容不断丰富多彩。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鲁叶芹”、“史治军”们的困惑显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如何才能在金融业改革“盛宴”中分得一杯羹,的确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