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有媒体以《四川遂宁农村信用社办公楼出租十年倒贴200万元》为题报道了信合大酒店的租金每平方米每月仅一块多钱,而租期届满时,作为出租方的遂宁农村信用社还得给承租企业信合大酒店经营者遂宁永逸集团公司倒找钱上百万元。此事一经披露,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1月24日,网民通过四川日报网,质疑遂宁信用社如此“经营”是否会造成国有资产变相流失。
事情原委到底怎样?超低租金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出租方反向承租方贴钱?国有资产真的流失了吗?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低租金背后另有隐情?
永逸公司:10年前这个租金并不算低且每年还要递增目前,遂宁城区商务楼的租金均价在每平方米20多元,而当初永逸公司以每平方米不到两元的价格拿下所租房屋背后却另有隐情。“当时遂宁的房价每平方米才500多元,这个租金在当时来说并不离谱,而且租金每年还要递增。”1月25日,永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杨向记者出示了2003年双方签订的协议,在租金及支付方式中约定,“第一年租金为11万元整,以后每年租金在上年租金基础上递增8%,按年收取租金。”
2000年初开建的信合大厦当年主体竣工,业主为遂宁信用社,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由于资金不足和受制于禁建楼堂馆所的规定,一直处于无力装修的烂尾状态。
在永逸公司与遂宁农村信用社签订了房屋租赁协议前,永逸公司是以酒店房屋装修者的身份出现的。2003年9月28日,永逸公司获得信合大酒店休闲区及宾馆装饰工程合同,包括设施设备采购在内的,合同价款为550万元。永逸公司进场投入装修一个多月后发现,遂宁农村信用社不能按合同约定分期支付工程款,当时遂宁农村信用社引进了一家成都公司,准备联合经营酒店。
未料,因政策原因,信用社不能作为酒店经营主体,此举被主管部门叫停。成都公司退出后,信用社最后与永逸公司协商,由永逸公司来经营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