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张公寨地势险要,四周悬崖峭壁,最高处有二十多米,形成天然的护寨屏障。西寨门一段,则是人工堆砌的高达四米的条石寨墙。
寨上寨下,古迹甚多:寨墙寨门,屹立古朴;张氏宗祠,留存寨中;张氏古井,清泉甘冽;古堰水塘、古老石碾,盘踞在西寨门山腰中。古碾下方,是一条从张家坝通往山寨的数百级石梯古道,虽已部分已被拆掉,但仍能看出古路留下的遗迹。
崇祯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大江南北。在高迎祥、张献忠等率领下,义军于崇祯八年(1635)正月攻陷了明先皇朱元璋祖陵凤阳县城凤阳。
张公寨题刻
此时,原巡按御史吴振缨因失职被撤职处理,改由张任学代替。
起义军撤离之后,凤阳祖陵旁留有洞窟,朝廷怀疑祖陵已被农民军盗掘,命太监前去察看。但此次事件,“自凤抚以下论死者数十人”。张任学作为两淮巡按御史,到凤阳之后接管了此事。他到现场勘察之后,发现这个洞窟不大而且也没有铁铲之类工具挖掘过的痕迹,认定这个洞窟只是个狐狸窝而不是盗洞。
他上报朝廷后,被关押的这些官员不久即被释放,从而避免了一场冤案。
抵御张献忠“剿川”的名臣
《河南通志》卷二十二《名宦》载,崇祯十一年(1638)二月,河南一带战事紧张,张任学当时是河南巡按御史并兼监军,他受命来到河南。开始了他长达数年的与张献忠等农民军的对决。
张任学到达河南后,他看到起义军在河南省内纵横往来,而诸将领都龟缩在城内不敢出击,即慨然而起,认为“事不辞难,臣职也,贼势如此,我辈可雍容坐镇邪?”毅然上疏痛斥诸将领,请求朝廷更改自己的职务,愿担任武将,亲自指挥军队与义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