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成功实现三年扭亏脱困目标后,中国二重又传来好消息:一周之内,中国二重连续斩获13亿元石化项目订单,创下该领域“签约设备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的新纪录。这是1月5日,记者从中国二重母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的。
“13亿元由两个石化项目订单组成。”中国二重董事长陆文俊介绍,12月17日,中国二重与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成功签订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中6台加氢反应器的供货合同,合同金额近6亿元。12月23日,中国二重又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功签订50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一、二期建设共10台渣油加氢反应器制造合同,合同金额7亿余元。
大单为何聚焦石化项目?在他看来,这是“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市场机遇”主客观双重因素所致。主观方面,近年来中国二重积极谋划转型升级,主营业务已从大型铸锻件、水电火电产品扩大至大型石化设备、核电产品、航空模锻件等六大领域。2016年,中国二重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其中大型石化设备订单额就达20亿元。
“我们主要生产的大型石化设备是加氢反应器,这是炼汽柴油的最关键设备。”中国二重核电石化事业部总裁倪德重介绍,加氢反应器直径达6米多,高近40米,钢板壁厚超过30公分。超大直径、超壁厚“双超”是其最大技术难点。此前,该技术曾一度被国外垄断。2010年开始,中国二重开始对“双超”进行专项技术攻关,为此轮收获大单奠定了基础。
此外,此轮国家油品升级的政策要求,也释放出巨大市场利好。“未来几年可能还有大量项目要上马。”在倪德重看来,近期签约的两个项目已初见端倪。其中,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国家油品升级产业中的重点项目,也是当前国内单体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浙江石化项目所在的浙江省舟山市则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七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之一。
倪德重也坦言,此番行情依然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为筑牢发展基础,防止企业再次陷入困境,中国二重已在未雨绸缪。“在石化项目方面,之前我们一直只做单体设备,如今我们已在拓展产业链,开始探索自主设计和研发等业务。”未来,按照规划,中国二重将剑指石化项目工程总包模式,覆盖设计、研发、制造、维护全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