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400-633-4033
2015年是农信社改制至关重要的一年 新常态下的农信社
2015-01-06 19:39:46  |  农村金融时报  |  张晓玮

降涉农不良贷款

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当前经济下行、结构调整以及利率市场化等都将对银行业带来严峻挑战。经济增速放缓将使信用风险加重,部分过剩行业盘整将使风险暴露增多,非法集资、民间高利贷、不规范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不审慎的代理业务活跃,并有向银行业传染风险的趋势。”

2014年12月,银监会发布《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监管指引》(下称《监管指引》),要求农村商业银行持续提升服务三农的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在经营管理上“改制不改向、更名不改姓”。根据上述《监管指引》要求,农商行应建立包括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绩效考核和监督评价在内的保障农村商业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的系列制度安排,并加强相应能力建设。

农信社和农商行的市场定位都是“三农”,农业本身具有的弱质性、高风险性和低回报性,让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也具有风险较高和不良贷款清收压降反复的特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3809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3.8%。

为此,为了调动金融机构向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将“对金融机构不超过5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按90%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政策,延长至2016年12月31日。

而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认为,农信社改制为股份制的农商行后,追求利润对股东负责不可避免,如何能使金融机构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地支持“三农”,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本文共4页 1234
更多关于【金融改革】的新闻
[下篇文章] ​农发行贵州毕节市分行投放支农贷款24亿元
[上篇文章] 浙江青田农村商业银行换牌不换心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西南在线。
Copyright © 2006-2020 sw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网络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