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债几近一年无果后,在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下称北京银协)的指导下,农行北京分行、交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等9家银行决定拿起手中所剩不多的武器,向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纸业”)和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诚通集团”)开火。
经济观察报获悉,2013年12月13日,北京银协向会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对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关联企业采取维权措施的通知》,对中冶纸业及关联公司采取:内部通报、停止办理融资业务,停止开立新的银行账户,对已开立的银行账户停止办理对外支付,但不包括支付工资、养老保险、公积金、医疗保险(放心保)、税收、还贷款本息;向中国银行业协会和其他省市银行业协会通报进行联合维权的措施。上述措施从2013年12月20日开始执行。“启动行业的维权措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需要协会按程序进行严格的审议才能对外实施。”北京银协秘书处副秘书长王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与央企的战斗“我们已经走向绝望了,真的是没办法。”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刘某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刘某感到绝望是因为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其所在银行在对中冶纸业的债权追讨过程中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最终还是悬在空中,没有得到解决。
2013年3月初,中冶纸业带着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科工”)为它准备的48亿元“嫁妆”以央企内部整合的方式,整体被划转至诚通集团旗下,当时中冶纸业本部及下属公司背负130.36亿元的债务,但让所有债权银行都奇怪的是,在中冶科工与诚通集团签署的《无偿划转协议》当中,对中冶纸业的信用贷款等债务如何解决只字未提。而在随后的事件进展中,银行方面对于48亿用作何处亦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