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结构已经形成,未来不大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可能发生变化的是组成结构的成分。我认为,一些绩效不佳的高校将有可能被绩效不错的非“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所代替,从而退出这一结构,动态竞争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就看高校的绩效表现。
记者:绩效考评制度的实行,对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将产生什么影响?
学位办:一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985工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工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部门、地方和企业也共同筹集资金共建“985工程”学校。教育部、财政部出台《“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制度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和安全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是推动学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按照高等教育的特点办学,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加强科学规划和规范管理,更加注重建设成效,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李奇:实施绩效考评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第一,高校必须关注办学质量、效率和效益;第二,促进高校内外质量保障和质量改进制度的建设;第三,逐步形成让数据说话的证据文化;第四,逐步形成注重结果的绩效考评;第五,促进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