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强:川南一体化
交通基础设施要先行
谈及川南一体化,泸州市市委书记刘国强说:“和其他几个城市群相比,川南城市群具有不少实现一体化的条件,特别是在地理区位、产业衔接、交通互联上具有优势,目前,省上也正在规划这方面的内容。”
刘国强分析:“在交通建设上,这几年泸州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工建设总投资371亿元、总里程548公里的4条高速公路和3条铁路,泸州港货物吞吐量去年达到2348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百万标箱,泸州新机场也即将开工建设。但按照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标准,泸州还需要作更大努力。特别是在铁路建设上,泸州现在还没有客运铁路,今后需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刘国强说,“从川南城市群来讲,目前,四个城市之间已通了高速公路,实现了1小时经济圈,今后还应加快城际铁路、轻轨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一体化进程。”
谈到报告中有关“建立健全区域自主合作机制,建立完善区域经济联席会议制度”时,刘国强说,“每年川南几个城市都会在一起召开一次会议,主要讨论川南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合作机制,努力推动川南城市群抱团发展、互利共赢。”
刘国强说,酒业是泸州最具优势、最具文化底蕴、最具综合竞争力的产业,现已形成以泸州老窖、郎酒“两大龙头”,26户酒业“小巨人”企业,115户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以及1133户生产和销售企业构成的链条完整、衔接紧密的产业集群。
面对酒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泸州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优势产业的部署和要求,坚定酒业“优势优先”的理念不动摇,坚定酒业“一号产业”的地位不动摇,坚定2015年全市酒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的目标不动摇,举全市之力,推动泸州酒业持续、快速、健康、安全发展。
对于川南酒业如何实现抱团发展,刘国强说,川南城市在酒业发展上都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更是为我们加强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创造了很好条件。今后,泸州将加强与川南兄弟城市的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提升,为四川的酒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