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口中的机会是2011年国家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对高中多样化提出了具体要求。
“既然有高中多样化的要求,对开办男子中学就有了环境和政策上的支持,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不然,男子实验班是不可能面向社会招生的。”
卢起升认为,产生“男孩危机”这种说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男孩的教育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过大,“我个人认为,期望与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男子实验班就是想要缩短这个距离。当然这只是第一步,日后条件更为成熟时,创办男校也未尝不可。”
学做优秀男孩
教育学者熊丙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给受教育者提供多元的教育选择,办一所男子中学,并非坏事。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但如果只有男校的形式,而无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的全面转变,则只是在现实教育中增加了一个“噱头”。
正如伊顿公学的校长托尼 利特曾明确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在伊顿的教学中居于首位。而精英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坚持发展孩子的多样性和个性,打造不同的个体。如今,伊顿公学不仅象征着荣誉与地位,还是精英文化教育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