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采购 每年节约15亿
如何解决降低成本的难题?杨学良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提高零部件本土化的采购比例。”他谈到,目前沃尔沃的零部件本土采购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几乎全依赖进口。
为了控制成本,吉利并购沃尔沃后,早已计划提高中国本土的采购比例。具体的计划为每年将本土化采购比例提高8%,5年后这一比例将超过40%。照此规划,每年还可以带动40亿美元零部件出口额,而且5年内仅采购成本就会降低至少12亿美元(约合75亿人民币),平均每年采购成本就将降低15亿元。
事实上,压缩成本主要还是为了降价,进而提高销量。目前,《投资者报》记者观察,自2010年以来,沃尔沃进行了大面积的促销活动,终端售价动辄优惠两三成。尽管吉利集团方面坚称降价是经销商层面的行为,不代表公司策略,但这似乎反映出沃尔沃不得不面临的转变,即用有竞争力的价格换取销量。
业内人士则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沃尔沃的定价是考虑了市场需求的,希望通过低价来扩充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他解释说,对于沃尔沃品牌来说,研发和制造成本相当高,只有销量上去了,才能摊薄成本。同时,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整车企业对配套厂商的议价能力也会上升。未来沃尔沃实现国产后,在价格上比传统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将更有竞争力。
上海瀛之杰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汽车营销专家左智赢告诉记者:“吉利刚并购沃尔沃初期的降价,是一种前期调整,对于沃尔沃高端品牌形象并无影响。但这种降价无疑是压缩利润空间,不是可持续的战略。沃尔沃若能真正实现国产,其制造成本自然就会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