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升东向 突出南向 拓展北向 推进西向 强化空中
19日,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骏主持,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代永波,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梁武湖,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局长李永亮,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庆国等就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打通出川大通道,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快实施内河航运能力,强化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能力等有关精神进行了解读。
“蜀道难”到“蜀道通”
现已形成进出川大通道30条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北连秦岭、南接云贵高原、东邻大巴山区、西衔青藏高原,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人流物流交会点和交通走廊,也是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但因盆地周边多为山区,高山峡谷林立,历史上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称。经过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接续奋斗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四川省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高速铁路从无到有,成渝客专、西成客专相继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加密成网,内河港口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面加快建设,成都将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基本实现了从“蜀道难”到“蜀道通”的转变。
目前,陆水通道方面,已形成进出川大通道30条(高速公路18条、铁路10条、水路2条)。全省铁路营业总里程达4832公里,位居全国第十二、西南第一,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75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32.5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820公里、居全国第二;内河航道总里程10540公里,居全国第四,其中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532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233万标箱。以高速铁路、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航运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四川省与津京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重要经济圈基本实现互联互通。
航空枢纽方面,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和T2航站楼建成投用,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航线网络不断拓展,现已开通航线328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109条,2017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9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4.2万吨,成都航空第四城地位持续巩固。
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四川省综合交通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和立体全面开放要求,仍存在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体系不完善,交通运输发展大而不优、突出表现在:进出川大通道还不完善、运输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供给质量不高4个方面,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地位尚不突出;尤其是高铁通车里程较少、等级偏低,与全国主要经济中心城市通达性不高,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