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政策机制协同方面,两市将积极推动成都市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政策向德阳高新区辐射。争取省自贸区推进办公室支持,积极推动成都自贸区有关政策向德阳市辐射。共同推进成德绵协同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推动中关村和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等先行先试政策在成德绵共通共用。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融合,共建成德绵区域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创新网络、产业孵化基地和创新成果产业、中试、转移基地。建立“不迁户口、不转关系、来去自由”的跨行政区创新人才共享机制。
“成德同城化既是德阳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又是德阳走向辉煌的根本路径。‘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成德同城化最佳时间阶段,我们将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按照‘六个协同’路径,加快成德同城化的步伐。”蒲波表示。
成德同城化建设突破
2013年成德两市正式确立同城化发展合作关系以来,同城化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一系列积极进展。
一、同城规划体系初步建立
两地联合编制完成《成德同城化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成功争取将成德同城化发展内容纳入省《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交通共建取得重大进展
2016年9月30日成德同城动车实现公交化运营,成都至德阳动车开行数量目前已达22对,发车间隔缩短至30分钟左右。城际铁路、成德大道、成都二绕、旌江干线、中金快速通道(中江段)已建成通车,成都三绕东段北段已开工。地铁延伸、低速磁悬浮等轨道交通布局规划正在加紧研究中。
三、成德工业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园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和家具轻纺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建成面积达6平方公里,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
四、金融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德阳市内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基本实现同城化结算;德阳公交一卡通项目正式上线运行并将在两市公交领域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已有74户德阳企业在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五、旅游合作迈出新步伐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与成都金沙遗址实现“一票游览”;组建高铁“五城联盟”,围绕成绵乐高铁共同开展宣传营销、客源互送、市场秩序维护等;连续两年成功联合举办环龙门山骑游活动,合作编制了环龙门山、龙泉山旅游专项规划。
六、社会保障合作实现新突破
两市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就业创业证》互认和无差别就业专项服务,取消两地高校毕业生享受就业创业政策户籍限制;联合开展异地居住享受养老待遇人员领取资格核查认证工作和社保关系转移协查工作,15家德阳医疗机构接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省级平台。石垭子小学与泡桐树小学建立了对口支援机制,青白江、金堂县和广汉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两市政府采购系统成功实现评审专家资源和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