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气污染:成立领导小组,启动预警联防联控
当天的新闻通气会上,张正红介绍,针对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成都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罗强同志任组长的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从机制上、措施上加强联防联控,以切实减轻雾霾天气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根据通气会上提供的一份数据表,成都市12月3日启动重污染天气三级预案后,各部门积极采取了应对措施:成都市环保局修订《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发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成都市气象局及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成都市经信委、市交委、市建委、市城管委等部门采取工业企业限产停产、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和渣土外运、严查露天焚烧等污染减排措施,以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通气会上提供的相关措施数据为:12月3-9日,成都全市检查涉及排放废气的企业3377家(次),处罚施工工地320个,查处违规运渣车882辆(次),查处露天烧烤4461处(次)、露天焚烧159处,冲洗降尘约15.8亿平方米。同时,成都通过官方网站等平台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启动、空气质量预报和实时监测数据、市民健康防护提示以及环保科普等信息,邀请气象、空气等专家从气象、污染等方面解读污染原因和过程,主动公开市控以上重点企业名单。
“通过以上举措,全社会的协同减排取得了一定效果,成都市实际的空气质量比此前会商预测的‘重度污染’要轻,维持在中度至重度污染之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气污染对市民造成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张正红说,从全国范围来看,同一时段内,京津冀及山东、河南的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以上,甚至“爆表”,9个城市启动了红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