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成都市召开2016年成都大气污染防治新闻通气会,通报成都市目前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和治理措施,公布成都市环境保护工作下一步即将采取的相关举措。
该新闻通气会的参会人员有:成都市政府秘书长、成都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张正红,成都市委副秘书长、成都市城管委主任杨洪举,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成都市环保局局长王锋君、成都市建委主任张樵、成都市气象局局长林勇、成都市气象台台长陈洪。另外,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冯银厂参加了此次通气会。
成都市政府:成都大气污染为复合型污染
通气会上,张正红介绍,成都大气污染主要是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煤烟尘和工业废气的复合型污染,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是主因。张正红说,成都作为特大中心城市,全市以机动车为代表的移动源排放量持速上升,每年以超过14%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464万辆(其中货车24.3万辆),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市总量的一半以上;扬尘污染点多面广,全市房屋、市政和轨道交通工地2600余个,仅中心城区的房屋和市政、轨道交通工地就有800余个;全市工业企业近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70家;生活源排放量大,常驻人口达1550万人。2015年,成都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4.3、8.1万吨。
另一方面,特殊的地理气象条件是诱因。张正红说,成都地区以及四川盆地是我国雾、霾天气发生的主要区域,这是由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造成的。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腹心区域,风速小、云雾多、湿度大,尤其是秋冬季节降雨大幅减少,近地面逆温频率上升,空气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更容易诱发雾霾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