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400-633-4033
宜宾亿万富豪章英启被绑架 为摸清生活规律绑匪与他做半年邻居
2015-11-18 20:21:12  |  华西城市读本  |  伍雪梅 邓烨 周瑜原

在这起故意杀人案中,这是首次不追究“杀人者”的刑事责任案例。不起诉的做法引起了一定争议,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被胁迫杀人还是有罪。(据成都商报)

■ 追问

被胁迫杀人应承担何种责任?

北京京润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目前披露的案发经过未经警方证实,暂时无法准确判断章英启在该案中承担的法律责任,但根据多种可能性,章英启的行为不构成紧急避险,可能面临涉嫌故意杀人罪,构成胁从犯。

被胁迫杀人按情节减轻处罚

韩骁称,章英启与其他绑架他的人构成共同犯罪,涉嫌故意杀人罪。如果绑架他的人只是纯语言威胁,不一定能认定其构成胁从,如果按照网帖披露的“章英启被枪指着胁迫杀害”,绑架者有其他暴力情节的,则可能构成胁从犯。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为法定从轻情节。刑法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另一方面,如果章英启能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为酌定从轻情节,又被公权力机关认定为胁从犯,为法定从轻情节,存在免除处罚的可能性。理论界中,该问题处罚上存在部分争议,实务中,有受胁迫杀人而不被起诉的案例。2007年,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侦破两起失足妇女被三名男子胁迫去杀“同行”的案件,最后,考虑到杀人出于被迫,昆明市检察院对实施杀人的两名失足妇女,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

人质行为是否构成紧急避险

韩骁指出,我国《刑法》规定了紧急避险制度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韩骁称,经对紧急避险和胁从犯之对比,可知,章英启虽被迫参与杀害第三人行为,但是其行为仍然破坏了法律秩序,在主观上有直接造成第三人死亡的故意,客观上造成了第三人死亡,应该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的胁从犯。(据新京报)

本文共8页 12345678
更多关于【富豪】的新闻
[下篇文章] 四川四大举措禁烧秸秆 以用促禁、以补促禁、以责促禁、以罚促禁
[上篇文章] 西昌泸山猕猴成灾 诱捕100只搬家 忙了1天只有8只“上当”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西南在线。
Copyright © 2006-2020 sw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网络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