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我省优质产品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大力开拓市场扩大四川产品销售的通知》。通知出台了支持优质“四川造”拓展省内、国内和国际市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新模式等9条措施。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四川造”如何才能进一步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怎样利用“互联网+”的机遇,让四川企业更智能化地对接消费需求?华西都市报就此采访了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维民、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霍伟东,请他们详解《通知》释放的政策红利。
出台背景 紧抓消费“牛鼻子”活跃需求
近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省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但仍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回落。从一季度的消费来看,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8%,比去年回落了近1个百分点。“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居民消费呈现出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特征。”李维民指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四川经济不仅要稳增长,而且更要以快于全国的速度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尤显重要。前段时间,省商务厅会同省直相关部门调研市场,在走访企业、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反映的市场竞争不平等、生产和销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研究提出对策。例如,针对二季度应季蔬菜水果大量上市的情况,组织开展应季农产品产销对接,解决由于产销和供求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由产品变成商品、由库房走向市场,这里面流通的疏导作用非常重要。经过调研及时出台的大力开拓市场、扩大四川产品销售政策,将有力地促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繁荣活跃城乡市场、扩大消费,从而提高四川商品的产销率和市场占有率。”李维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