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400-633-4033
乐山五通桥罗城 城是一条船 船是一座城
2015-01-31 23:34:10  |  成都日报  |  马恒健

关于“船形街”的来由,当地有这样的传说:明末崇祯年间,有个张秀才来到此地,坐在茶馆里喝茶。他看到茶客们一个个唉声叹气,临行时还把茶碗里的水喝得一干二净,便向邻座的一位老人打听缘由。老人叹息一声说道:“这镇上缺水呀!”张秀才沉默良久,念出四句口诀:“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若要不缺水,罗城修成舟。”众人齐声赞叹,一致推举张秀才当造船的领头人。张秀才带领数百名能工巧匠,大兴土木,拆旧屋建新房,不到3年的时间,大“船”便修成了。毗邻四州八县的人,听说这山顶上修了一只大船,纷纷远道而来看稀奇。一时间,人来人往,罗城镇热闹兴旺了。

作为罗城主街的船形街呈南北走向,两端窄而尖,中段宽敞;街面有些起伏,如浪涛中的甲板;中段的街面矗立着一座近10米高的戏楼,如高扬的风帆;街尾的灵官庙如同大船的船舱;灵官庙右侧长22米的过街楼犹如船舵;街头的天灯石柱恰似大船的篙竿。如果登高俯瞰,感觉这只气势宏伟、奇异独特的大船,正劈波斩浪,扬帆起航。

中段矗立的那座典雅的戏楼,与灵官庙遥遥相望。古戏楼四角飞檐高翘,精巧别致,古色古香。戏楼正中的匾额上题写着四个大字:“神听和平”,楼台两侧挂着一副木刻对联:“昆高胡弹灯曲绕黄梁,生旦净末丑功出梨园”。想当年楼上楼下,锣鼓铿锵,演员粉墨登场,观众如痴如醉,该是何等热闹。

戏楼上半部像一座庙堂,但整体呈现的阴柔之美,更像是一位红粉佳人的绣楼。两旁大木柱上“曲绕画栋”的对联,让人遥想起当初戏楼的风华。戏楼背面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有一副口气很大的对联:“罗众志而成城倚铁峰枕峨秀跨八百里巫云长驱五海,灵古今而做官纳优孟集高腔通四千年昭乐胞与万方”。文字激扬、气势雄伟,彰显着过去的辉煌。

本文共3页 123
更多关于【罗城】的新闻
[下篇文章] 合江尧坝 川南民居的活化石
[上篇文章] 四川高铁时代开启 感受成绵乐客专江油招商投资受益最大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西南在线。
Copyright © 2006-2020 sw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网络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