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信用信息的空白一直使得涉农金融机构贷款疑虑重重。而去年5月贵州省兴仁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国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正式启动,或可解除银行部分的疑虑。
据了解,因人行征信系统在农村的覆盖不足,目前贵州省主要存在两种农户信用评价体系:一种是“农信社模式”,由各家农信社搭建,历时较久;而另一种是“兴仁模式”,是在兴仁县试点建立,所有涉农金融机构都可以共享的模式。
据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贵州省农信社自2006 年就开始建立了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将农户信用评定工作制度化。通过农户信用评定,简化了手续,拓宽了农户融资渠道。
截至2012年末,贵州省农信社已为98.73%的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并为其中96.26%的农户评定了信用等级,以此为基础,累计向570.81万农户发放了1356.61亿元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
而农信社模式成效显现的同时,却也存在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该种模式源于农信社自身的风险防范,评价模式并不普及,无法适用于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也较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