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排猪舍是待产的母猪,那一排是产完崽喂奶的,再那边儿是沼气池……”腾达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席福田自豪地带着记者参观自己的养猪场。
曾经只是个做小买卖的席福田从2000年开始干起了养猪,慢慢地,他开始意识到专业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性,于是在2007年领着53户同村的农户一起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几年工夫,养殖场的存栏量已经达到了目前的1500头,这在尼山当地是数一数二的规模。
“一开始7、8千元的贷,到后来越贷越多,今年在信用社的贷款已经达到了80万元。”如今虽然成了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席福田并没有忘记,伴随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还有农信社的资金支持。他告诉记者,除了建猪舍,养猪的饲料和卫生防疫投入也很高。平均一头猪的成本在1300元,按照目前的存栏量就需要将近200万元的资金投入。“今年的市场价格不太好,但我看好明年的行情,资金上还得依靠信用社的支持。”他信心十足地说。
有了农信社资金的保障,通过合作社的专业化运作,席福田带着社员们一起致了富。不仅如此,养殖场产出的沼气还免费向本村居民家供应,改变了这里原本依靠木柴烧火的生活。截至11月末,全省农信社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89.5亿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7766万个,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全天候、零距离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山东省农信社在践行自身目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