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400-633-4033
国家级新区年内或再添2个迎来“井喷”之势 存有园无企隐忧
2014-11-01 14:22:31  |  经济观察报  |  经济观察报

“国家级新区其实是一项特殊管理权,目前全国各地争相申报国家级新区,就在于新区被赋予副省级以上的管理权限,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打破传统行政区划壁垒。”陕西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国家级新区比较研究》一书作者曹云介绍,这种经济管理权限体现为:新区的开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核,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等由国务院直接批复。

不过,当国家级新区不再物以稀为贵时,国家级新区的含金量也在稀释。诸多受访专家认为,现如今,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级新区,都能成为“浦东新区”或“滨海新区”。

“浦东新区获批时,国家给了很多政策,但给的资金很少。随后的滨海新区,国家只给政策,不再给资金。”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云泽介绍,自两江新区,情况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来是自上而下,国家给政策,现在是自下而上,变成地方政府要政策,然后国家批复。”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当年为支持其开发开放,给予了内外资高新技术产业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同时,海关总署针对其出台的14项措施,被新华社称为“量体裁衣”。而上海浦东新区,不只拥有政策优势,“开发开放浦东的重要决策”还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

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多个部委为某一国家级新区“量体裁衣”制定政策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在马云泽看来,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走高,国务院让国家级新区在某些领域的“先行先试”,也难以重塑“前辈们的辉煌”,“比如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制度,已经不是独一无二的了。各地都在积极探索。”

本文共5页 12345
更多关于【国家级新区】的新闻
[下篇文章] CBA联赛成“银联”:20支球队7支由各种银行冠名
[上篇文章] 四川十万台POS机助农取款将跨行联网 数量居全国第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西南在线。
Copyright © 2006-2020 sw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网络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