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新政: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面对众多压力和变化,城商行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找准未来发展方向?
求资若渴,苦等IPO
近年来,一些城商行资产规模扩张很快,同时异地分支机构的设立,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本消耗,迫使其急于补充资本。另外,年初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更严的标准加大了资本考核压力,城商行按照新标准重新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普遍出现下滑。
于是,自IPO重启后,各家城商行徘徊在A股大门外,等待上市融资解渴。而面对A股IPO迟迟没有下文的情况,一些城商行也选择赴港以打通上市融资渠道。
为了缓解资本压力,不少城商行在A股IPO无果的情况下选择通过增资扩股或发行次级债的方式以达到资本要求。然而,在当下银行业利润增长放缓、信贷资产刚性扩张以及次级债减记、资本工具匮乏等多重因素所造成的资本压力下,上市仍为城商行补充资本最为重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