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发现,长沙人均居住面积和总住房面积,都随男女性别比增高而减小。譬如,2000年,男女性别比为107.1:100,长沙人均居住面积为18.23平方米;2006年,男女性别比为105:100,人均住房面积为21.4平方米;2010年,男女性别比为103.1:100,人均住房面积为30.88平方米。从相关数据来看,近十年来,长沙人口男女性别比稳定在107:100以下,并逐年下降。近五年来男女性别比低于全国105.20的同期平均水平,若长沙人口性别比一直稳定,性别结构对住房需求所能造成的影响将越来越小。
研究发现,若一个地区的男女比例过于失调,则有可能因为婚嫁等原因造成人口的自然流动,从而削弱或提高该地区的潜在住房消费能力;或因男女比例倒挂引发诸如个人独立购房而产生住房需求改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NBER中国经济研究组负责人魏尚进甚至认为,男多女少,是中国房价飙升,导致住房刚性需求被压制的重要原因。
教育程度
人均住宅面积以小学学历户主为最大
【市民故事】
家在望城的青年小蔡高中毕业后,没有像其他许多同龄人一样进城打工,而是留在村上养鱼谋生。小伙子养鱼手艺不错,人也聪明勤快,人缘特好,承包的几口鱼塘每年能带来二十几万元收益。成家后,为了方便当教师的妻子上班,他在镇上买了套房子,面积有200多平方米。小蔡告诉记者,在渔场住惯了大平房,房子小了会感觉不舒服。在父母乐意的时候,他也会接老人过来住住。而在渔猎季节和妻子得闲的时候,一家老小又都住回父母的老平房,共享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