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协委员、民建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徐大佑则认为,该省的政务服务、市场经济、人文、执法等多方环境仍存在诸多与其经济发展环境不相适应的地方。仍有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存在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的现象;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时有发生,行政乱作为问题未得到根本遏制;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尚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方监督机制还没真正形成制度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惩处的力度不够,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现象仍然存在。贵州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施达集团董事长黄秋,贵州省政协委员、黔东南州政协主席梁承祥均认为,政策落地难、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以及创业发展难是当前贵州州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此,李汉宇委员建议,应研究制定行政审批专项改革方案;进一步压减审批事项,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按法定程序设定的登记、年检、年审、备案、核准、监制等管理措施,以及企业登记前置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要一律取消;建立完善审批标准和规则;发挥好政务中心的审批职能;大胆下放行政管理权;在部分政府部门开展“第三方监督机制”试点;建立完善行政审批问责制度等。
据了解,2012年,贵州民营经济实现实现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2600亿元、民间投资突破3400亿元、新增就业突破60万人、缴纳税金突破550亿元等“五大突破”。今年的民间投资将增长30%。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开宗明义指出要重点把握好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最大红利,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更加注重开放的力度、广度、深度,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坚持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该报告还指出,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和财税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创造更好条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电信等领域,更多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科技支撑和要素保障,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壮大民营经济,提升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