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凉山州州长罗凉清表示,目前已有几条通道纳入规划:一条是西昌到黔东南的高速公路,一条是西昌到香格里拉的旅游环线,还有成昆铁路新线。
向南,跨过赤水河就是贵州,但泸州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出川铁路和公路都还没有完全突破。成贵铁路,这条代表委员们眼中“南向出川的最大通道”,至今“还是放起的”。成自泸赤高速公路,也只通到了自贡,泸州至赤水段仍在建设中。如今,宜宾、自贡、内江人流、物流到贵阳,“要么绕道重庆,要么转至泸州再走二级公路到遵义。”
攀钢受困于较高的物流成本,怎么办?
借助铁水联运提升竞争力
省人大代表、宜宾市市长徐进带来了好消息:“宜宾港投入运营后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几天前,国务院批复宜宾临港开发区成为国家级临港开发区,这是四川省内唯一的临港经济开发区,未来,将成为宜宾乃至全川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对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徐进有自己的观点:“先有港口,再有工业园区,继而带动一个新城,实现‘港园城’的互动。”徐进表示,现在省上已把宜宾临港开发区确定为我省的重装产业基地,与之配套,希望加快对航道、重件泊位、铁路、大件路的建设。“现在云南和贵州,都期盼着与这里对接。这是全西南对外开放的港口。”
省人大代表、攀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余自甦,参观考察宜宾港后,感慨地说:“如果我们早点来,会考虑把一些项目放在宜宾。大量的原料,光靠铁路根本不行。港口才是大件货物的运输基地。”他表示,攀西地区的崛起,铁路交通一定要赶先。第二产业对物流成本的依赖越来越大,钢铁产品的竞争,有时候就拼那20-30元。“现在攀钢的精品钢轨产品价格比同类产品每吨高出300-400元,在物流环节的加价巨大。物流成本降下来,攀钢的竞争力才能更大。”
“宜宾也希望借助‘南向开放’战略,把自身建设成为次级交通枢纽,担任四川的南大门,辐射滇黔、联动川南城市群。”徐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