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使已经跨过结婚生子这道坎,增城置业给“广州户口”留下的后遗症,依旧隐隐作痛。侯先生2011年初成为新塘广深高速旁一处大型楼盘的业主,但侯先生妻子的户口在原籍,自己则是广州一高校的集体户口,虽然高校有独立人事权,但侯先生也是很艰难才将孩子的户口跟着自己落在单位,不过,在增城置业最终还是让孩子陷入无法顺利入读户口所在地公立学校也不能入读增城公立小学的窘境。
“如果跨区读的话要交一笔巨额赞助费,读楼盘里的学校,虽然方便,但不晚修的走读班也要17500元/年,不是业主还要再加6000元,还是贵,而且还不保障教学质量。”侯先生感叹。
6成广州刚需遇户口门槛
相对低廉的房价让很多有置业需求的年轻夫妻看到希望,但名义上在“大广州”范围的增城、从化却尚未与广州形成行政辖区的关系,因而户口上也不能相互容纳,这也使得同样具有户口需求的这群年轻人在增、从安居的门槛上望而却步,对成为“新广州人”也只能望洋兴叹。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并不罕见。
记者从增城新塘一个大型楼盘的销售人员处了解到,就该项目100平方左右的小户型单位而言,基本上10%-20%左右的购房者夫妻两人都是外地户口,另外有5、6成的购房者是一方有广州户口的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