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却迟迟不能退市,如果退市就会变成赤裸裸的抢劫,原因就在于高溢价上市,大股东获利。最近饱受质疑的企业国民技术很能说明其中奥妙。当然,国民技术只是此类公司之一。
根据新近披露的2011年年报,国民技术业绩大幅下降。营业收入减少18.6%,盈利减少39.2%,经营现金流减少77.7%,加上财政补贴等非经常性收益每股不过0.40元,“扣非”后仅0.29元。不仅如此,公司还发布了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5%~55%的预减公告,按目前股本每股收益不足8分钱。
这家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上市之时十分辉煌。根据该公司募集资金实际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23亿元,并已在2010年4月26日全部到位。23亿元的真金白银进账,要在短期内消化掉这笔资金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在业绩节节下降之后,该公司2011年末每股净资产仍达到10.13元,每股公积金8.0632元,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09元。2011年年末总资产29.58亿元,货币资金高达23.96亿元。
有此家底,做大规模成为必然,市场就有了炒作空间。公司于2011年5月17日推出10送5转增10,2011年末期每10股分红3.0元。去年5月17日按原股本复权价为每股78.87元,如果按照扩张后的股本复权价为31.35元。此后该公司股价总体而言处于盘整周期,3月28日收盘复权价为66.95元。这只股票要从财务上达到退市标准,难。
国民技术原本被众多机构看好,以“傍大款”闻名,中移动的后盾让人不重视都难。很可惜,一旦中途被甩,找不到业务方向。2011年7月,《经济观察报》等媒体披露,中移动旗下卓望控股的一位知情者称,国民技术的2.4G移动支付标准是在中国移动领导人更换之后失宠的,此后中国移动叫停了2009年主推的手机支付业务方式RF-SIM,而此前中国移动一直都希望采用2.4G技术来做移动支付。根据德邦证券某电子元器件行业研究员的分析,中国移动处于换届阶段,新任的领导班子选择了较为保守的策略,仍然沿用与银联一样的支付标准,移动支付的主导方银联更想采用13.56MHz技术。网友戏称国民技术亮起三盏红灯笼:一是UK量价毛利均降;二是移动支付标准出局;三是手机电视芯片连国内前十都没进,市场占有率低下。正是成也傍大款,败也傍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