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昆明全城开发商在商业价格上还在集体矜持的时候,葡萄街区商铺、写字楼喊价“一步到位”,确实引发了不小的漩涡效应,投资者们多看它一眼,是必须的。业内人士大胆预言,金尚俊园曾经出现的“马太效应”,很可能在葡萄街区身上重现。前者住宅突击,后者商业追袭,与俊发降价点燃全城相似,葡萄街区商铺、写字楼等商业物业的“起义价”,大有大杀四方,全城震动的效果。
事实上,昆明商业项目多数“产自”城中村改造,住宅尚且还有同质化趋势,那商业也就更难避“撞车”了,再加上一些商业项目已达到“百万方”级别,这样的规模和数量,在全国来说都是少见的。昆明商业盘量“超限”,无疑对市场的商业承载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网友“@智铺顾问”则感叹,昆明零售商开店节奏明显慢于商业项目放量节奏,这是不正常的。零售商的发展尚不充分,细分市场也没有形成,对商业地产的支撑力不足,招商压力必然加大……现在是需要理性对待盲目扩张的时候了。昆明百大集团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梅永丰风趣道,“商业地产宛如人生,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2011年曾经风光无限的商业地产,终究还是要迎来痛苦的理性回归阶段。去年底掀起的住宅价格战,让商业物业的推广“暂时”被边缘化,而相应的,商业物业的市场抗性也日益显现。在住宅房价实质性下跌后,商铺、公寓、写字楼等产品,是否也会在价格上“服软”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