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9至2008年——快速发展的10年
这10年,全县农信社以改革发展为动力,紧紧围绕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狠抓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以做大做强业务为重点,不断开拓进取,奋勇争先。
从l999年起,按照银行业对营业网点服务设施要求及公安部门有关安全设施要求,对全县农信社营业网点进行了从未有过的改造和装修。通过改造装修,所有营业网点焕然一新,符合上级和公安部门的要求,彻底改变了农信社营业网点长期以来脏、暗、窄的落后状况。至2006年7月,全县营业网点实现电子化通存通兑业务,修文县联社机关和各营业网点全部实现办公电子化。2005年10月,大石信用社最后购置办公车辆,至此,全县实现社社有办公车辆。2002年4月20日,修文县联社从修文县城较偏僻的人民南路搬迁到中心地带迎春路办公楼办公。2004年9月,首次向社会公开择优招聘大学生从事信合工作。继后,每年信用社的进人,均向社会公开招聘全日制中专以上毕业生,通过考试和面试择优录用。截止2007年底,全日制中专以上毕业的在职员工占在职总员工数的25%,大大击破1997年底只有一名全日制中专以上文凭员工的记录。
这10年,职工待遇不断增长,比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翻了30倍左右,比第二个10年翻了3倍左右。多数员工有了自己的住房,没有住房的在信用社也有宿舍,这是改革开放第一个l0年中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县联社还率先在全市信合系统和县企事业中为每个职工交纳了社会养老统筹金,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同时,还为职工交纳了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200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多次到江苏等地农信社考察,提出“农村信用社是支农主力军,是最好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朱总理对农信社工作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信合员工士气,推动了深化农信社的改革步伐。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指出:“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农信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农信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按照通知要求,修文县人民政府于2003年9月30日成立以县长石洪为组长、常务副县长成华强为副组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修文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拉开了修文农信社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序幕。
通过一年多的改革试点,修文县联社有关改革方面的工作达到了银监部门、人民银行、省联社要求,于是,修文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1月l8日,在久长珍珠岛召开修文联社创业大会暨首届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李朝荣为县联社理事长,杨显辉为监事长,胡云为副主任主持经营班子工作。这次会议的召开,将过去县联社一级法人核算和各乡(镇)信用社各为一级法人核算统一为县联社一级法人核算,结束了修文农信社自l954年建社以来各乡(镇)信用社各为一级法人核算的历史。
以上改革和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信用社业务快速发展。2007年9月7日,修文县联社首次成功兑付到中央银行票据1000万元,2006年全部消化了历年亏损包袱1496万元。截止2008年6月,全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达5.59亿元,比1998年的6137万元增长了4.98亿元,增长8倍多;各项贷款余额达5.07亿元,比1998年的3803万元增加了4.69亿元,增加l2倍多;股金余额达3544.5万元,比1977年的18.7万元增加了3525.8万元,增加l88倍多。存贷款余额与县级经营存贷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分别从10年前的倒数第一位走到了正数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