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模具钢
科研投入 人才“回流”与企业盈利同步实现
11月初,攀长钢人力资源部到昆明、贵州、宜昌等地高校进行了一次校园招聘,预计招聘规模近百人,而因为企业长期陷入亏损,上一次大规模的校园招聘还要上溯到6年前。“这其实是攀长钢复苏的一个信号,我们对产品开发投入将越来越大。”攀长钢党委副书记付正刚说。
30年前,与付正刚一道加入到攀长钢的同事们,基本上都离开了企业。在长期的亏损过程中,因为待遇不高,攀长钢的人才不断流失。如今江油的民营钢铁厂中,相当部分企业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来自于攀长钢。
近年来,为了开拓高端特钢市场,攀长钢加大科研投入,在亏损状态下,仍然保持每年1000万元左右的研发投入。在吸引人才方面,绵阳市、江油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创新研发团队、引入的科技人才通过各项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8月,攀长钢出台了新的政策——成立31个重点新产品研发项目,每个项目按照产销研一体化组建的项目组,在研发的产品鉴定投产后的前三年里,将从销售毛利润里分别按照15%、10%、5%进行提成。
受此吸引,不仅一批新人加入进来,一些20年前离开攀长钢的技术专家也选择“叶落归根”,“根据新规定,首席专家待遇最高可与集团副总相当,这些科研骨干将是攀长钢复兴的重要力量。”付正刚说。(图片由江油市委宣传部、攀长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