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彝区受阻一波三折
1935年5月22日,萧华与红军总部工作团团长冯文彬一道,率领红1军团侦察连组成的工作团开路,进入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民区。
刘伯承、聂荣臻亲自对官兵进行动员,指出彝民不了解红军,必须以实际行动取得彝民的信任,无论如何不准向彝民开枪,谁开枪谁就违犯党的政策和红军纪律。
进到彝民境内的谷麻子附近时,工作团被一群挥舞着土枪、长矛、弓箭和棍棒的彝民拦住了去路。冯文彬带着通司(翻译)上前交涉,一个彝民小头领说:“给点钱才让你们通过。”冯文彬给了他们200块银元,彝民一哄而散。可刚前行不一会儿,又拥上来一批彝民要钱,给了200块银元还不走,而且人越聚越多。
跟在主力后面约百米远的工兵连,也遭到彝民堵截。官兵严格遵守“不准开枪”的纪律,结果被抢得精光,只好光着身子原路退回出发地。
萧华通过通司耐心地向彝民解说红军的政策,可彝民仍舞刀弄枪不许红军通过。正在混乱之际,几个人骑着骡马急驰而来,通司认出为首的一个彝人是当地彝民首领小叶丹的四叔。
萧华向小叶丹的四叔说明红军与国民党军不同,是替受压迫的人打天下的,进入彝民区不是打彝胞,而是借路北上。根据彝人重义气的特点,告知刘伯承率领大批人马也要路过此地,愿与彝民首领结为兄弟。
小叶丹的四叔将信将疑,但看到红军确实纪律严明,与国民党军不同,便喝退了围攻的彝族人群,将红军拜盟要求报告给小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