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遇红白喜事,上人情随份子本是农村礼尚往来、互助帮衬的传统。但来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多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指出,吃酒席随礼已经成为不少农民的沉重负担,传统的“人情世故”在农村有些变味了,滥办酒席的不良风气应该适当引导和遏制。
“以前盼,现在怕。”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大团村农民梁文同坦言,农村的“礼尚往来”有些“变味儿”了:办酒名目越来越多、酒席场面越搞越大、礼金越送越多。
“六七年前,送50块钱的礼,能承担得起还可以图个喜庆热闹,现在送两三百元,还可能遭到主人家的白眼。回礼时不加个一两百都不好意思。”梁文同说,以前去吃酒席都是高高兴兴的,现在听到别人请客就怕、不想去。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紫云县坝羊乡科羽有限公司董事长舒明勇也向记者讲述了其亲历“奇葩送礼记”:当时给一位老人祝寿,为表示尊重,舒明勇特意备了1000元礼金。到主人家后看到门口桌上摆了6个记账本。向旁人打听才知,原来是老人的六个孩子在分别收礼金。舒明勇无奈,只得再掏出200元,给每个账本上了200元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