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按照规划,贵州将在持续深化实施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34号泉眼治污、“河长制”、生态补偿、第三方治理和源头控污等6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原则,贵州省要求,乌江流域所有新建项目都要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专题论证,流域内新建、扩建涉磷企业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要达到100%,不再审批新建磷石膏渣场。流域上游的市(州)境内建设重点项目,需会商或征求下游相邻市(州)意见。通过一揽子改革举措和系列污染整治措施的实施,乌江水体中总磷浓度已大幅削减。
治理污染、关停违法企业后,地方经济并没有“裹足不前”。遵义湄潭县加大投入治理绕城河湄江河,并打造出湄江河沿岸风光,在全县形成良好生态文化氛围,边远小城的山水景色让人一见倾心。余庆县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余庆河“高原水乡 梦幻余庆”项目,依托生态治理打造生态强县。
遵义市有关负责同志说,生态、经济两个“轮子”要一起转,必须解决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倒逼流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倒逼辖域内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落到实处,倒逼流域水质质量得到提高。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认为,对于乌江的治理,在边治污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需要树立全民“爱我乌江、护我乌江、建设乌江”的理念,让保护乌江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还乌江一江清水延绵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