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这条贵州人民的母亲河,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也不时拉响“警报”:由于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乌江部分流域治污形势严峻,一度成为全省八大水系达标率最低的河流,乌江曾被当地一些群众称为“污江”。
近年来,贵州省掀起“铁腕”治污风暴,举全省之力大规模治理乌江污染。记者近日跟随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乌江治污督查组了解到,乌江水生态环境已趋于好转,但要突破治污困境,须将治污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相结合,激发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重拳治污:乌江流域刮起“治污风暴”
乌江流域涉及贵州7个市(州)、42个县(市、区、特区),生产总值占全省2/3,人口占全省1/2,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区域,然而与发展同步的还有不时拉响的环境警报:部分断面水体中总磷浓度持续超标,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治污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导致治污困难重重。
贵州省人大连续两年组织“乌江环保行”,对乌江治污情况进行督查,直击问题“病灶”。强有力的治污行动伴随环境执法和问责风暴,乌江变“污江”的势头正在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