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都市通过创新‘统一规划、企业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投资建设模式,有效解决项目总投资57.9亿元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区所在区(市)县政府通过整合国土土地整理、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和当地财政预算保障等方式,落实项目20%(约12亿元)的资本金。通过政府平台公司盘活区(市)县配套的资本金,向农发行融资解决项目其余80%的建设资金,有效放大资金近4倍。
按照成都市的建设思路,打造100万亩高标准农田,也是建666平方公里的农业开发区。放大效应同时适用于此,那就是要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即各区(市)县结合将农业功能区布局和特色产业发展,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平台,通过项目整体包装、筑巢引凤,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效应,积极引入天使创业基金、私募基金和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入项目区,力争三年内引进500亿元以上、五年内引进10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投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同时,为确保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将实现“建管并重”。按照“谁受益、谁使用、谁管护”原则确定管护主体,及时建立工程管护规章制度,确定工程管护范围,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安排工程管护资金。本报记者 李颖
建设思路——
坚持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抓手,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小组微生’幸福美丽新村”“农业科技园区+特色小镇”为载体,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集约式、经济型、现代化农业转变,协调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