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濒危变为易危,只是来自理论上的推断,大熊猫仍将作为濒危物种对待,保护力度一点也不会松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专家刘德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保护加力 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记者了解到,大熊猫仅分布于川、陕、甘三省的狭窄地区,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栖息地破碎化是导致大熊猫种群隔离和生存风险的直接因素。”刘德望介绍,尽管各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增长,但现有栖息地中小斑块较多、适宜栖息地比重偏低、连接困难。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和全球气候变化在部分区域使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成为大熊猫持续生存的主要威胁因素。
为进一步加强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确保种群稳定与安全,国家林业局在总结以往工作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全国大熊猫保护工程规划(2016-2025年)》。刘德望谈道,根据规划,到2025年,力争使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2000~2200只,自然保护区覆盖60%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圈养种群规模控制在500~600只,实现稳定和自我维持。
“接下来,将持续加大大熊猫就地和迁地保护工作。” 刘德望表示,通过划定大熊猫保护红线,新建和优化自然保护区,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强化科技攻关等多项举措,进一步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