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反诈有诀窍死活要“见人”
“新的网络通讯诈骗方式近几年层出不穷。”从事打击网络通讯新型违法犯罪活动多年,赖丹一直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围绕。今年以来,德阳通讯网络诈骗发案已近800起。其中通过互联网窃取公民个人隐私,通过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诈骗的案件正呈高发态势。
如何防范网络诈骗侵害?赖丹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办案心得。“电话、网络中都要长个‘提钱色变’的心眼。凡是遇到需要汇钱的电话和信息,都应‘见人’核实。”赖丹提醒,电话、网络诈骗都“见不到人”,一旦受骗也会无人可找。“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赖丹建议公众拿不准是否上当受骗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咨询,或者到就近的派出所,请求民警帮忙核实。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的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也呈现出高智能、跨境跨国、公司化运作等新特点。赖丹提醒,公民进行个人上网时,要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保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上网过程中,也不要轻易打开一些不明来历的网站,或者点击涉黄涉赌的可能带有木马的网站链接。“当公民利益受到侵害时,应及时保留计算机上的证据,如聊天、转账记录等,同时到公安机关报案,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