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大补助
从“扩量”向“提质”转变
改革让乡村焕发更大的活力。
如今在荣县胡家村,新建的休闲广场干净整洁,村民们一到下午就在此跳舞唱歌,孩子们奔跑玩耍。“休闲广场曾经因为没人管理,又脏又乱,今年我们将休闲广场的保洁作为一个运维项目,从村里聘请一名五保老人做保洁,既保证了广场环境,也为他增加收入。”刘榕说。
荣县鼎新镇西堰村则修起了7座蔬菜棚,并聘请专人前往宜宾、内江等地的农贸市场摸价和开拓销售,如今全村蔬菜产销两旺,预计今年人均收入将超过2万元。
不仅有“看得见”的改变,更有“摸不着”的体会。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村人的凝聚力更强了,干群之间的联系也更紧密了。”杜贵均说,村组干部在动员村民议事时了解群众、在项目实施时联系群众、在为全村排忧解难时服务群众,农村活了,农民笑了,村委会也有“温度”了。
有了起步,就有更多期盼。
高县大窝镇大屋村村支书马六生说,运维资金仅能解决村里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村里寻思着完善水渠管护、增设垃圾箱、路灯、文化墙等,通过改善环境来增强乡村旅游业的吸引力,但是补助资金偏少,许多难题还得不到解决。
“全省从2012年开始,本着普惠原则,从低水平广覆盖的思路出发,对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做进一步的深化,随着试点的全覆盖,我们将从‘扩量’向‘提质’转变,探索在执行程序上做减法,在资金补助上做加法。”刘绣峰这番话,透露出了新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