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露天烧秸秆,严重影响春秋两季城乡空气质量。四川省强力推行秸秆禁烧,各地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资金补贴、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引导、责任追究等举措禁烧秸秆,成都、绵阳、德阳、眉山、资阳实施全域禁烧,重点区域总体控制得力,促进了空气质量好转。
11月17日,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市(州)落实4大举措禁烧秸秆:以用促禁,建立乡(镇)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推广粉碎还田、秸秆种菌等综合利用方式;以补促禁,对秸秆还田机械设备、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秸秆还田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补贴;以责促禁,落实县区管理责任、乡镇主体责任、村组监督责任,对露天烧秸秆屡禁不止的辖区通报批评;以罚促禁,依规实施经济处罚,依法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试点污染土壤修复
建立土壤环境监测制度
根据《四川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四川省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耕地超标率和点位超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实施了63个蔬菜基地、126个连片整治村庄及成都城市绿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年度监测;组织开展了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示范项目研究,为土壤污染防治奠定了技术基础。2012年11月,全省首个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程在古蔺县石屏镇启动,在扎山村因地制宜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植物修复等多种工艺,对58亩因“土法炼磺”造成工矿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和修复,修复后的土地2014年8月收获第一季农作物且采样送检合格,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生态富民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