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凉山州环保局发布了第三季度环境质量状况公告,公告显示继第二季度后,臭氧8小时再次成为西昌市环境空气的首要污染物。
今年1月1日起,西昌市5个空气自动监测点的环境空气质量按照新标准评价,在原来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指标基础上,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臭氧。
“今年年初,我们就监测到臭氧8小时是主要污染物,但是没有足够的数据。”凉山州环境监测站站长李军说,接近一年监测数据显示,臭氧8小时已经代替去年的PM10,成为西昌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前三季度空气质量是否变好?
凉山州环境监测站提供的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原有的三个指标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季均值除了第一季度可吸入颗粒物上升3微克/立方米,其他时均呈现下降趋势。
这是否意味着,与去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空气质量变好呢?
“由于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很难去对比每一个值,要对比去年的空气质量,只有看达标和达优天数。”凉山州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室主任马波说,不过由于工作量太大,一般只会对全年的而不是前三季度做对比分析。
记者从凉山州环保局官方网站找到去年前三季度的环境质量状况公告,对比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达优天数明显减少,达标天数比例也略有下降。像今年一季度西昌市环境空气质量共监测90天,其中12天优、76天良、2天轻度污染,全市达标天数比例为97.8%、达优天数比例为13.3%;去年一季度达优天数比例为45.6%。李军认为,即便同样是良,空气质量也比去年的好一些,因为指标内容更多,更接近空气质量的真实情况和市民的感官。
臭氧8小时成为主要污染物
今年前三季度的环境质量状况公告显示,除了第一个季度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均为臭氧8小时,第二季度出现了一天臭氧8小时的轻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