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确保权力不变样
大量的权力下放的同时,如何确保下放的权力不变样?政府审批退出的领域,会不会“一放就乱”?这在一定程度上,考量着决策者的政治智慧。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志杰认为,要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最根本还是要政府创新思路,完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作为简政放权承接者的基层政府和公务人员,如何转变观念,提高对服务型政府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才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关键。另外,还要强化党委、人大等对下放或转移权力的监督职责,建设好权力下放的承接平台,同时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管,看其是否有能力,是否能依法行使职责。
通过多年的探索,昆明总结出制度性的办公流程,各项审批都有执行规定的,纳入了行政监察范畴之内,建立“四位一体”的监督格局,强化行政审批的全过程监控。
具体而言,包括设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市政府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的平台,实行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统一进场、场地统一安排、信息统一发布、专家统一抽取、交易统一监督、结果统一公示。
另外,市纪检监察部门在中心设立投诉窗口,对违纪行为进行监督;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窗口审批工作进行监督;政务服务管理局对窗口首问首办、显示结办和服务态度等进行监督。
昆明建立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技术规范中规定获得审批应当符合或者达到的条件、标准和要求,以书面公布、网站公布等形式予以告知。
有专家分析认为,“告知承诺制”是一种淡化事前审批,强化跟踪检查,严格事后监管的审批模式,被社会舆论称为“图章革命”,极大地方便相对人的同时,也增加了审批透明度和提高了办事效率。
去年,昆明还将180个重点项目纳入系统进行监察,县区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促进了项目的快速审批、快速落地、快速建成、快速投产。
“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五华区住建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对待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要特别慎重,保证其在加快投资、项目工作的推进,缩短办事过程上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