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磁学中的许多定律,如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安培定律、高斯定律、洛伦兹力、麦克斯韦方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等等,都可以用来研究“三大新兴增长极”与成渝经济区的关系。极化区很像“电解槽”(图3),成都、重庆是两个电极,中间的极化区可以产生“电解化学”反应,生成新产业、“新物质”(如电解铝、铜)。这当然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经济极化的概念更为宽泛。
在物理学中,极化是常见现象,也是重要概念,有电子式极化(电子位移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极化等现象。将电介质放入电场,表面出现电荷,这种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表面出现电荷的现象叫做电介质的极化,所产生的电荷称之为“极化电荷”。在电介质上出现的极化电荷是正负电荷在分子范围内微小移动的结果,所以极化电荷也叫“束缚电荷”。
在经济学中,极化效应(Polarization Effect)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它经济活动的效应。纲纳·缪达尔(Karl Gunnar Myrdal)认为极化效应是指一个地区只要它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也就是说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增长极本身所拥有的先进产业对生产要素产生强大吸引力,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发展,但同时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发达地区越富,则落后地区越穷,造成了两极分化。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