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煤价下跌之痛
古交,这座因煤而生的城市,在煤炭市场“黄金十年”终结时,也渐渐归于平静。
公开资料显示,这个隶属于山西太原的县级市,是全国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也是连接省城太原和晋西北现代化工矿城市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当地人依靠亲戚朋友介绍,可以顺利进入煤企工作。”杨建(化名)是土生土长的古交人,他一家5口人中,有4人从事与煤炭有关的工作。他说,以前全家的人均工资大概3000元/月,生活还算富足,但从去年开始月人均工资骤降至1000元,经济开始出现拮据。
与杨建家情况相似,一些煤企的员工因企业停产处于待业状态。那些曾经风光的煤企,也被迫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事实上,古交在2008年、2009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期间,就已经关停取缔了23家焦、铁等污染企业。时任古交市委书记郭建发说,关停取缔这些企业直接影响GDP近20亿元,“相当于砍掉了古交经济的 ‘半壁江山’”。
不过,杨建认为,虽然这场关停“运动”让当地人的收入大幅缩水,但并没有坏到无法维持生计的地步。真正让杨建感到揪心的,是今年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到达古交时发现,这里的民营煤企已所剩无几。其中的山西古交南海煤焦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南海煤焦),已经陷入停产状态。偌大的企业一片冷清,留守人员告诉记者,去年底企业还有几单生意,但今年初至今一单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