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巴州区全年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164.43亿元,在建招商项目61个,竣工投产项目22个,年度到位资金50.62亿 元 ,比2012 年 增 加40.14%。
巴州区,巴中市主城区,西部地区唯一一个“中国招商引资最具投资潜力十佳(县、市)区”。作为典型的新兴城市,该区如何在巴中大发展的新的历史节点上主动作为,奋力担当?
大课题引出大手笔,答案在开放合作的战略中去寻找——合全区之力,迎开放大势,谋合作之策,努力成为西部投资“洼地”、川东北对外开放“高地”。
巴州区开门迎客 做好行政“减法”
山门打开客商来。但客商来了,如何才能留在巴州?
经过反复调研和思索,巴州区将自己的努力方向放在软环境建设上,目标是打造最短流程、最高效率、最少环节、最低成本的政务环境,强化企业跟踪服务,清理兑现承诺事项,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今年3月初,巴州区召开了软环境建设恳谈会。除相关部门外,20余家驻巴企业参会。会场上,气氛热烈而又“火药味”十足。企业代表发言踊跃,一针见血,涉及部门的负责人如坐针毡。
经梳理,该区通报了企业代表提出的30余条意见和建议,并现场与责任部门签订“软环境治理责任书”,明确整改时限。在该区,采用“开门纳谏”方式,现场征集企业对巴州软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已成常态。
“抓环境就是抓开放、抓机遇、抓发展,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巴州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波反复强调这一理念。
从提升行政效能入手,2013年8月,全区开展第十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按照“一窗受理、提前介入、信息共享、同步审查、限时办结”的要求,逐项清理核实。该区共减少33项行政审批事项,废止阻碍引资企业地方性文件3个,建立30多个软环境建设监测点,深化完善“一月一公示一评价一奖惩”的常态考核机制,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梗阻”、“玻璃门”等问题,为企业扎根巴州,为各类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合理配置创造了良好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
为推动招商成果转化,巴州区出台相关文件,对外来企业开通政务服务“绿色快速通道”,实行“一站式”并联审批;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由专人负责项目签约、审批、建设等全程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加强水、电、气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解决企业落地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企业满意率均达100%。巴州区一跃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家中国招商引资最具投资潜力十佳(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