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荣峰的父母在海口上班,每年临近除夕才能回家。他和妹妹张春原本都在恩阳念初中。2013年2月,考虑到家中两位老人年近古稀,尤其是爷爷张金良还要管理50多亩鱼塘,难以承担抚养孙子孙女的重任,16岁的张荣峰便随父母前往海口,进入当地中学念初二。
恩阳教育底子的薄弱,让不少本地学子选择“飞出大巴山”,前往巴中市区、绵阳、成都乃至省外就读。尽管已经成立县级区,恩阳现有教育资源却还是有限,现有的5所小学和4所中学,无法容纳规划区内1万多名学生。“城市建设,教育必须先行,这样才能培养人才、聚集人气。”恩阳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局长王正智很是着急。
2013年11月19日,四川师范大学与恩阳区政府举行签约仪式,就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四实验中学建设项目展开合作。新的川师附属四中占地约300亩,能容纳4500至6000人就读,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各个年龄段。2015年秋季,学校将正式开始招生。
王正智说,选择跟川师合作,看中的是其成功的办学经验,以及川师自身培养的教师资源。“学校将进行寄宿制管理,吸引家人在外工作的恩阳学子就近求学。”“如果今后学校教育质量真的很好,我还是希望张荣峰回来读书,毕竟那边人生地不熟,开销也比恩阳大得多。”张金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