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与当地很多青壮年不同,谢盛斌并没有外出打拼。“年轻人都打工去了,平时遇上红白喜事,村里找不到人操办,这是个好商机。”去年5月,利用自家的住房和院坝,谢盛斌和四弟开起了农家乐,承接各种宴席。年过六旬的四叔谢书坤、四婶何云芳都来帮忙,生意火爆的时候,还要临时聘请服务员。半年下来,农家乐经营情况不错,平均每个月能赚5000多元。“听说区里已经制定了规划,要把何家坝开发、打造成恩阳的‘复合功能区’,以后的生意应该会越来越好。”对于将来的新生活,谢盛斌满怀期待。
同样收到“开发”信息的,还有老场社区的居民。老场社区,其实就是恩阳古镇。这里拥有50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是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评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10月28日,四川旅游发展集团承建的“恩阳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古镇周边的相关建设已经展开。
70岁的陈仕裕,一直关注着开发进展。他家的宅子古色古香,天井、回廊一应俱全。陈仕裕对园艺很感兴趣,20多年前,便开始在后院中培植花木。如今,桂花、腊梅、紫薇、苏铁、玉兰等遍布后院,高达10米的黄桷兰更是惹人注目。“女孩在这里拍照,应该有千金小姐的味道吧?”
今后的生活会怎么变化,大家都在期待。
盼恩阳学子回巴山求学在恩阳,有不少随父母异地求学的孩子,恩阳镇合治寨村的张荣峰便是其中之一。